不知道今天穿什么?翻一翻這本“色彩字典”

標簽:
雜談 |
今天是最后一期成語色彩搭配系列的文章,謝謝大家對這個系列的喜歡和支持,能給你帶來啟發和幫助也是我們最大的動力。當你不知道今天穿什么的時候,不妨來翻一翻這本“色彩字典”,讓充滿畫面感的成語給你帶來搭配靈感。
01
【披紅掛綠】
成語含義及出處——披:覆蓋在肩背上,指穿艷麗的服裝或帶喜慶氣氛的裝飾。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54回:“你這臭淫婦,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紅掛綠是為什么?”
這個成語顯然是一組紅綠配色,但沒有強調具體是什么調子的紅和綠,所以發揮空間很大,因含義有艷麗、喜慶的意思,所以還是傾向于飽和度比較高的、強對比感的視覺效果,可以盡情地濃墨重彩。
02
【綠暗紅稀】
成語含義及出處——形容暮春時綠蔭幽暗﹑紅花凋謝的景象。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將盡,綠暗紅稀,將近四月也?!?/div>
同樣是一個紅配綠的成語,看看,“綠暗紅稀”這個詞兒整體色調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看字面意思,綠色是“暗”的低飽和度的,所以綠的色調選擇是不明艷的或濃重的,而紅色是“稀”的即小面積點綴,所以可以用大面積的綠色服裝搭配一個紅色的包或其它小面積點綴。
03
【施緋拖綠】
成語含義及出處——形容衣衫不整。清曹寅《呼盧歌》:“袒呼不辨王與李,施緋拖綠須眉張?!?/div>
“緋”字本身有偏深紅色的意思,所以紅色的選擇可以比較深,綠色則沒有明顯的色調或比例上的字面意思,所以可以穿出比較寬泛的紅綠配色。既然這個成語有衣衫不整的含義,那我們就用一些比較隨性、個性感覺的搭配來呼應成語含義吧,也不失為更深一層的氛圍。
04
【唇紅齒白】
成語含義及出處——嘴唇紅,牙齒白,形容容貌俊美,也作“齒白唇紅”。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唇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div>
想象一張明媚的俏臉,既是如桃花般的形容,那紅必不是過分刺眼也不會太過暗淡,這里的紅可以是溫柔暖調子的鮭肉粉、明艷的正紅、俏皮的粉等不同的紅色系。特別點出的“白齒”一定是通透的不給人帶黃的印象,可以是凈白或柔白。
05
【烏帽紅裙】
成語含義及出處——泛指男女。出自《桃花扇·鬧榭》:“絲竹隱隱,載將來、一隊烏帽紅裙。天然風韻,映著柳陌斜曛。名姝也須名士襯,畫舫偏宜畫閣鄰?!?/div>
這個成語可以說很有畫面感了。烏帽,烏是黑色或接近黑色,那就選一頂深色的帽子;紅裙,就選紅色的連衣裙或半身裙,如果是連衣裙會更合適。但太過于純黑色的帽子可不適合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生理色,可以試試用接近黑色的鉛錫色、巧克力色、深灰色或深海軍藍色等替代。
06
【紆青拖紫】
成語含義及出處——紆:系結。青、紫:古代官吏所佩印綬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象征著不同的權力、地位,只有公卿貴族才能系佩青、紫印綬,比喻地位顯貴。也作“紆青佩紫”。漢·揚雄《解嘲》:“紆青拖紫,朱丹其轂?!?/div>
青是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的一種顏色,即發藍的綠色或發綠的藍色,所以可以選擇這一類比較“含糊”的中間色。青色和紫色搭配在一起,也天然有種顯貴氣質,所以不要忘記在一些特別的場合用它們來做配色。
07
【兼朱重紫】
成語含義及出處——兼任很多顯耀官職。出自晉·葛洪《抱樸子·任命》。
朱,指朱砂的顏色,在這里可以選擇一些比正紅色要濃重的紅。紅和紫在古代都是地位顯耀的顏色,搭配在一起給人華貴、成熟的氣場。兼朱重紫這個成語從字面上來看,可以強調比例搭配,以紫色為主,以朱紅色為輔;也可以是明度上,突出紫色的濃重。
和色彩有關的成語還有許多,但因諸多重復,這一系列到這里就完結了,往期回顧:
《學色彩搭配,這些成語來助力》
《用有趣的方法學色彩搭配,輕松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