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心理咨詢|“我家孩子”需要心理干預嗎?
(2023-02-09 15:34:02)
標簽:
江西心理咨詢江西抑郁癥治療江西焦慮癥治療南昌心理咨詢江西心理醫生 |
心理健康日益走進家庭育兒的理念。家長如何能夠較早地識別出“我家孩子”需要心理干預(指導)呢?
參考溫尼科特在《家庭與個體發展》中的臨床觀察:如果60%的孩子能夠如常適應其成長中的環境以及回應各種要求的話,那么需要指導的孩子則為100%-60%-20%=20%。而需要心理干預(治療)的有20%。還有一些希望為成長的下一階段預留能量的約占比30%。綜上,不需要的孩子為【100%-(20%+20%+30%)=30%】。
20%需要心理干預(治療)的孩子有哪些癥狀的表征呢?
通常他們明顯無法適應外部要求,去醫院診斷時會得到明確的診斷:多動注意力缺陷、阿茲伯格、高功能自閉、抽動癥、發育遲緩等。這時需要和心理結合的是對家庭的指導和教養方式的調整。
20%需要指導的孩子主要有三種行為或軀體情況的表征:
第一種:自幼表現出有強度的、頻率較高的攻擊性行為——破壞的舉動、不聽指令、自傷或者傷害他人;或孤僻,不和任何人交往;悶悶不樂;或在被迫適應時表現出強迫性行為,特別不耐受挫折;
第二種:發育始終低于同齡的孩子。排除家庭遺傳因素,矮個子、低體重的孩子;食欲不佳或食欲亢進;饑飽不知;睡眠問題——入睡困難或夢中驚醒,睡眠難以持續7小時以上;或嗜睡,難以喚醒,下床生氣等;
第三種:軀體疾病頻發。一為頻繁受傷;二為頻繁生??;三為頻繁不適如頭疼胃痛,但經醫院檢查又無異常指標。
除此以外,還有介于20%到30%之間的孩子:
如果家長不確定是孩子的個性問題還是自己的情結導致疑心的問題,可以和專業機構預約評估,或排除或確定,都能為孩子贏得時間,爭取早日獲得援助。
已經進入心理干預(指導)的家庭,也會有一個訴求需要及早知曉:不同情況下的兒童到底需要工作多久才能結束(結案)。關于這個問題,結合我自己接受督導和工作的經驗,回答是:
臨床中60%的兒童平均1年到2年之間的時長。如果只是單一的始發問題,進程會縮短,最短為6-10節;如果是延遲發現且癥狀合并為復雜性問題,進程會延長,具體就是一案一議了。
以下是一些家長在接受心理干預(指導)前的一些常見問題,也一并奉上。
家長問題一:帶孩子來做心理咨詢前,需要跟孩子說明嗎?
回答:有此一問的家長心里其實已經有了選擇——需要。只是在“如何”做上講究一些技巧。我比較建議的一種告知方式為:
(孩子低齡,小于7歲)
家長:我今天約了去墨丘利中心見一位心理老師。
孩子:墨丘利是什么?
家長:是一個心理機構。
孩子:我們為什么要去心理結構?
家長:因為他們能幫我更了解你,更好的待你。
(孩子年齡在7-12歲之間)
家長:我們今天要去墨丘利中心。
孩子:為什么?
家長:最近覺得和你溝通越來越難,我和你爸商量,肯定是我們的方法不對,所以去求教老師更好的方法。
孩子:我覺得你們做得挺好啊。
家長:那謝謝你哦,辛苦你和我們一起去。
(孩子青春期)
家長:我們今天要去墨丘利中心。
孩子:要去你去,我又沒病,我才不去。
家長:就是不確定是你有病還是我們有病,要找專業人士評估一下。
孩子:我沒那空,也沒心情。
家長:那行,給你兩個星期時間空一個上午,我們三人一起去。
關于對工作進程中,自己應該怎么做,通常家長也有常見的兩個問題需要指導:
第一個問題:每次做完工作,可以詢問孩子做了什么嗎?
回答:既然有此一問,就表示想知道,那就大大方方的問,不用試探。比如:“你們今天聊了什么?”問出口后接受孩子拒絕不惱就行。如果孩子說:“今天我做了超級大的城堡,還和老師玩大富翁了?!蹦悄憔突卮穑骸芭?,我不是想知道具體內容,我其實就是想知道——你喜歡去嗎?”如果你并沒有問,但是孩子很興奮的告訴你他如何如何,你就平靜地聽,聽完轉個話題就可以了。
第二個問題:我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和建議,看看我能改進什么?但是孩子的咨詢師都不怎么回應我,我應該怎么做?
回答:一方面觀察孩子的癥狀是否有所好轉,如果有所好轉,就不用急于被指導和被建議,繼續原先的照顧和教育方式就可以;如果孩子的癥狀改變不大,學校壓力大,家長很焦慮,咨詢師又不愿意回應家長的訴求,可以直接向機構反應,以獲得支持。
如果您需要我們的專業幫助,可先瀏覽樂行心理官方網址的相關介紹:www.jxlxxl.com,同時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訂閱號:江西樂行心理咨詢中心。如需預約請提前電聯我們。江西心理咨詢,南昌心理咨詢,江西焦慮癥治療,江西抑郁癥治療,江西心理醫生,江西沙盤游戲治療,江西婚戀咨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