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解字“西什庫”

標簽:
轉載、《北京晚報》 |
分類: 文史 |
先說“什”,這里讀作shí,在古代漢語中其含義就是“十個合成的一組”。十座倉庫相連稱為“什庫”,就容易理解了。關于“十”與“什”的用法,老北京地名還有個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什剎?!?,就是因十座古剎而得名。
再說“西”。這里的西,指的是皇宮西邊。今天西什庫大街再往西是西皇城根??梢娢魇矌炀佑诨蕦m與皇城城墻之間。
既在皇城之內,就說明是皇家所用。那么,“庫”又是什么倉庫呢?這十座倉庫分別是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廣盈庫、廣惠庫、廣積庫、贓罰庫和承運庫。倉庫存儲的都是皇城專用的各種生活用品。如甲字庫存放的是藥材,乙字庫存放紙張,丙字庫存放絲棉織物……贓罰庫則是存放罰沒的官員財物。西什庫起于明代,清代作用大減,“十庫封錮不開,塵土積堆。庫后古木叢茂,居人鮮少,眾鳥翔集,作巢以數萬計”。清末將其一塊舊地劃給了天主教會,就有了今天知名的西什庫教堂。整個西什庫地區,也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被小區、醫院、學校、機關單位等取代。但“西什庫”這個地名,作為城市地理的文化坐標,保持至今。(蔣晨明)